上海书展看什么?倾听评论家们的推荐(文末福利)
关注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上海书展正在热展。这是沪上人民每年8月必须“打卡”的重点活动。中国、瑞典、芬兰“最美的书”同台亮相。除了买书,还可借书。文艺DIY也搞起来。新书签售会国内外作家齐聚,马伯庸、严歌苓……还有跨界嘉宾董卿、李宗盛等带着新书来对谈。更有——
《倾听思想的花开》美文集
首发式与现场签售
在2017上海书展中,清华大学出版社重点推荐了王雪瑛散文集《倾听思想的花开》。作家王雪瑛的散文新作关注文理兼通的通识教育,贴近文化大家的心灵,呈现清华北大哈佛耶鲁等名校的文化底蕴。
作家王雪瑛与您相约2017上海书展
时间:8月21日19:30—20:30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西阳光篷
活动:《倾听思想的花开》首发式
王雪瑛散文集读者分享会现场签售
特邀嘉宾:
王伟、沈文忠、毛时安、江宪
寿光武、王纪人、陈辛、邢和祥、郝雨
特邀主持:
东方都市广播总监 晓林
评论家推荐
王雪瑛的散文是思与诗的结合,流露着她对人性的认识,对现实的理解,对审美的眷恋,对精神高度和纯度的追求。她的行文与为人让我想到了王尔德的话,“美的追求是生命的真正秘密。”
——文艺评论家、华东师大教授 钱谷融
在《倾听思想的花开》中,王雪瑛把笔墨相对集中于学府与学人的感受与评说,她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百年的,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文化的宏伟画图,在这些画图中,她倾注了挚爱,一颗热爱之心在跳动。
王雪瑛的文字是独特的,坚韧,睿智,而且很大气,她注重写景,却不停留于一般的写景,理性中颇显抒情的才智,在抒情的文字里融汇了治学的“暗功”。王雪瑛温暖的文字中保留了思想的尖刺,沉淀着她深沉的思考,她的天空是自由而辽阔的,她注重思想的表达和展开。
——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月刊顾问,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院长、教授 谢冕
在阅读中养成文理兼通的素质
在作家王雪瑛的情景语言、流动语感和真情体验中,中外文化名人特别是蔡元培和梅贻琦等中国现代教育家的群体雕像得以形塑而出,《倾听思想的花开》应能激发当代读者的精神共鸣。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王一川
我研究社会价值论,得自由自然四字哲学旨归,常以此四字观文化,观艺术,观世事流变跃迁。每评艺术作品,亦以此定高下。散文之散,乃自由解放、挣脱束缚也。散文之文,乃法自然之道,得人性情之真也。雪瑛悟此理,每与论文,多有会心处。今书中诸文,更有得意者。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主编、研究员 庞井君
大师、大学,在王雪瑛的生花妙笔下,既保持了他们学界期待的庄重的思想品相,又拥有了不同凡响的对民众的亲和面相。王雪瑛在学术论文和文学散文之间,找到了一种化高冷为感性为平易的写作和阅读的可贵张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员 毛时安
一个人如此关注大学和大师背后的文化血脉,她的著作必定值得我们关注。《倾听思想的花开》之中,王雪瑛开阔的思想和细腻的感触将为读者制造持续的惊喜。
——评论家,福建省文联主席,教授 南帆
我尤其赞赏王雪瑛写大学、大师的散文,既令人高山仰止,又使人感动不已。每一篇都是有血有肉的文学性散文,又有着思想的力度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她那非常“开挂”的序言,可谓没有之一。
——评论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王纪人
评论家王雪瑛的散文,有着回望历史的深度,打量世界的开阔,呈现自我的真诚,体验生命的丰富,她的文字,蕴含着花开一般的思与诗,呈现着汉语之美,是通识教育的好读本。
——北京大学空间物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宗秋刚
评论家王雪瑛以唯美灵动文笔,打开了北大清华、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的大门,展现了大家之大的心路历程,大学之大的文化底蕴,《倾听思想的花开》散发着思想的芬芳,有甘甜如怡的滋润,也有黄钟大吕的鸣响。这是一片引人关注的思想花海,吸引着读者驻足凝思,年轻学子们流连徜徉。
——评论家、上海大学教授 郝雨
阅读《倾听思想的花开》会强烈意识到,王雪瑛善于从生活与书籍中撷取营养,使之成为滋养生命的能量;她对美、对文学有着深沉的爱恋。她的文字别有温度,别有感染力,令人难忘。
——评论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张莉
《倾听思想的花开》回溯中国顶尖高等学府的文史和科学大家的历史,勾画了他们与西方一些著名大学的联系,全书思想深邃又生动可读。王雪瑛诗人般的敏感和灵动的写作打动读者,激励读者,效法这些历史上开明博爱的人物,在自己的人生中致力于对知识和真理的热切追寻。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 魏定熙Timothy B. Weston
知乎问答
作家王雪瑛为什么写作《倾听思想的花开》?
空间物理学家、北大空间物理研究所所长宗秋刚教授建议作家王雪瑛写作散文集。宗秋刚教授在北大开设了《地球与空间》的通识课。他向学生们推荐阅读《海百合的歌声》。这是王雪瑛为上海博物馆新馆而写的散文。宗秋刚教授认为散文将文学的想象和科学的准确结合得很好,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文理兼通的素质。
在有关新文化运动百年的会议上,王雪瑛在发言中,分析了陈独秀、鲁迅、胡适等知识分子的文化个性和心路历程,在他们的青春岁月开创了现代中国的新时代,引起了青年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这些机缘,让王雪瑛写作此书的方向和构思渐渐成型。
《倾听思想的花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散文的形式呈现北大、清华,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的文化底蕴。以传神的笔触描述那一代影响时代的知识分子的人文形象,蔡元培、梅贻琦、鲁迅、胡适、冰心……展现他们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意境:在中国现代历史的转折点上,他们致力于建立多元并存的思想生态,他们实践着东西方文化交流。
从名校到人物,从美国西部到东部的旅行散记……
“大学之大”“生命磁场”“远方之远”“心海日出”,四个专辑,以诗与思的结合,建构出独特的审美空间。
如何让散文有思想的力度,又有感性的生动,让读者感到亲切和可读?
“散文是一种非虚构的写作,而非虚构写作,也同样面临着如何精心讲述故事的问题,精心讲述故事,生动呈现人生体验,对于作家来说多么重要,因为只有吸引读者阅读,进入读者心灵的故事,才是有生命力的创作。”
作家王雪瑛的自序《握着时光的玫瑰》展现了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和科学的新发现。她为什么写这样另类的序言?
“在我最深的梦里,我想成为一个科学家。”这是王雪瑛自序《握着时光的玫瑰》中的开篇首句,随后,她想象变换现实身份,自己成为科学家时展开的多种研究。
她写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我们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科学为我们打开了魔幻与现实之间的窗户,让往日的奇幻成为今天的日常……”
王雪瑛表示,当下高等教育大力倡导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文理兼通的综合素质。作家应该从不同的思维方式中,从科学和人文的对话中,开阔思维空间,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心灵能量,始终保持对人性和未知探索的热情、对未来的想象和认识。
作者自画像
王雪瑛照片
文学是内在于我生命的,而不是外在于我生命的一种形式。文学是我隐形的翅膀。写作,最大的快感是倾听思想的花开,呈现生命的丰富,品尝语言的鲜果。
旅行不仅仅是向外,面对世界,看大千世界的活色生香;旅行也可以向内,面对心灵,看心灵世界的玉树琼花。人生的漫漫长途就是在走向世界和深入心灵之间逶迤穿越。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一个个亲切的名字生成着记忆中清晰的一页页,不断回放着:霞光映照着滇池的波光粼粼,理想映照着现实的吉光片羽,让我将散落在岁月长路上的思绪,不断的聚集,不断的深入,不断的生长,终于完成了《千万个美妙之声——作家的个体创作与文学史的建构》,深深的谢意和晨光一起在我的心中升起。
王雪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钱谷融先生研习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
2008年参加第九届鲁迅文学院评论家高研班。2015年参加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2014年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著有《访问迷宫》《淑女的光芒》《倾听思想的花开》等作品集。
新书已有开售,
扫一扫二维码,或在当当网上下单吧!
我们还有福利哦!
在此文后留言质优且点赞多的前十位,可以获得作者签名赠书一本:“赠中国文艺评论网友粉丝”。
活动评选截至8月23日。
请您留言:为什么想拥有这本《倾听思想的花开》?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网编:何美 美编:熊然
❤
猜你喜欢
散文《父亲的力量》,并老树画画(父子篇)
品读韩少功:在思想的日照下生长 /王雪瑛(附音频朗读)王雪瑛:全媒体时代的文艺批评
胡晓军:《平凡的世界》的“返乡”意义
彭程:诗意地栖居:自然文学的魅力与追求
欧阳友权评《翻译官》:网络小说的叙事维度与艺术可能
王翠屏评小说《自流井》:不名黄花集聚处,淡香追随漫时空
⊙文章版权归此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纽约的地铁》《中国哲学课走红哈佛大学的启示》……想看王雪瑛更多美文,请点击“阅读原文”